环氧板,fr4环氧板,绝缘板,绝缘板厂家,环氧板厂家,安徽绝缘板厂家,玻钎板,生产加工定制玻璃纤维板
环氧板只是一个度量单位,日本在1974年底最早把这个术语用到技术上,但是用环氧板来合名材料则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即把颗粒尺寸限制在1~ 100 nm范围的材料定义为环氧板材料。在环氧板材料的发展初期,环氧板材料是指环氧板颗粒和由它们构成的环氧板薄膜和固体。而现在,环氧板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环氧板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 本单元所构成的材料。
环氧板物质是在环氧板概念的基础上定义的。从概念的内涵来看,物质>材料,因此,环氧板物质>环氧板材料,材料与物质是种与属之间的关系。自然界中早就存在着环氧板颗粒、环氧板固体等环氧板物质,例如天体的陨石碎片,人类和兽类的牙齿都是由环氧板微粒构成的。荷叶(见图8-2 (a))叶面都具有极强的疏水性,洒在叶面上的水会自动聚集成水珠,水珠的滚动把落在叶面上的尘土污泥黏吸滚出叶面,使叶面始终保持干净,这就是著名的“荷叶自洁效应”。为什么会有这种“荷叶自洁效应”,用传统的化学分子极性理论来解释,不仅解释不通,反而南辕北辙。从机械学的光洁度(粗糙度)角度来解释也不行,因为它的表面光洁度根本达不到机械学意义上的光洁度(粗糙度),用手触摸就可以感到它的粗糙程度。经过两位德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研究,即20世纪90年代初终于揭开了荷叶叶面的奥妙。原来在荷叶叶面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环氧板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看到,在荷叶叶面上布满着-一个挨一 一个隆起的 “小山包”,它上面长满绒毛,在“山包”顶又长出一个馒头状的 “碉堡”凸顶。因此,在“山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环氧板级厚的空气层。这就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降落在叶面上后,与叶面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只能同叶面上“山包”的凸顶形成几个点接触。雨点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水球在滚动中吸附灰尘,并滚出叶面,这就是“荷叶自洁效应”能自洁叶面的奥妙所在。
研究表明,这种具有自洁效应的表面超微环氧板结构形貌,不仅存在于荷叶中,也普遍存在于其他植物中。某些动物的皮毛中也存在这种结构。蜜蜂体内存在着磁性的环氧板粒子,这种磁性的环氧板粒子具有“罗盘”的作用,可以为蜜蜂的活动导航(见图8-2 (b>);自然界中的颜色主要是通过色素来产生,但孔雀羽毛的颜色则是靠环氧板结构生色,即依靠自然光与波长尺度相似的环氧板结构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颜色(见图8-2 (c));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见图8-2 (d));这种自然界的造化,是生物界经过亿年的适应性和变异性的自然选择、遗传进化而来的。科学家从事环氧板科学技术的研究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这种自然造化的感应和启发。因此,环氧板物质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存在,而环氧板材料则是在人类产生后,由人类制造产生具有环氧板尺度的产品。